全行业优质文档下载与分享平台
欢迎来到万可派!
帮助中心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高**** IP属地:大连 文档编号:5617095 上传时间:2024-08-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本文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大连网友“高粱地放了”于2024年08月26日分享,文档编号为5617095,全文共计35页,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珍藏版)》请在万可派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

3、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有选择地运用适合的方法,理解“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听写句子,能自己校对。 3.能选或编一个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作为课文的续篇。 4.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聪慧过人的特点。 重点难

4、点: 学习听写句子,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猜猜主人公是谁? 1.播放动画片阿凡提片头。 师: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呀,阿凡提觉得: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 2.出示句子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 (自由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师:今天,阿凡提又帮助了谁呢?让我们来学习41、饭钱。 3.揭示课题,齐读。 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4.学生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要付饭钱? 谁付了饭钱? 是怎样付饭钱的?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先来自

5、学课文。 二 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1.小组自学 (1)自学生字,按所拿到的卡片完成十字开花游戏。 煎 逼 药 熬 汤 降 迫 强 夜 害 (2)用所学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恳求。 (3)读通课文。 2.交流自学情况。 (1)汇报十字开花游戏。 (2)分节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解疑 师:读了课题,同学们提出三个问题: (1)为什么要付饭钱? (2)谁付了饭钱? (3)是怎样付饭钱的? 下面,请各组读读课文,试解决(1)(2)两个问题。 1.小组读课文,讨论(1)(2)两个问题。 2.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词义:恳求,并有感情地朗读1-4小节,注意读出穷人恳求的语气。 师:阿凡提是怎样

6、付饭钱的呢? 3.各组再读读课文,完成填空 巴依和卡子认为:吃了饭菜的( ),该付钱。那么,我让巴依听( ),也算( )。就这样,阿凡提帮穷人解决了难题。 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阿范提狠狠地教训了巴依和卡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读5-9小节,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分角色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5-9小节。 (1)指名一组读,自由评论。 (2)师生配合读。 四、排演小品饭钱 师:我们学了饭钱这个故事,想不想排成小品来表演给大家看呢?我们来按剧本自导自演,分组排练。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根据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言行演出他们不同的人物特点。 五、教师总结。 通过这结课的学习使我们体会到了如何运用语言文

7、字来具体反映人物的品行,学会了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能用小品的形式来展示课文的内容。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本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内容:报酬 教学目的: 1、体会书记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说巴罗先生让“我”读书是付给“我”最高的报酬。 课时:2课时 一、直接导入: 二、学文 1、自由读书,找到什么是最高报酬? 2、围绕“最高报酬”质疑。 3、学第一自然段 体会:不是说就是说甚至 有感情朗读。 4、学生质疑过渡到(27自然段)的

8、学习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学习、体会。 “他的屋子里到处都是书,真像一个图书馆” “这些还只是第二遍的书” 抓住“到处”“图书馆”“第二遍”体会书多 体会到巴罗先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b“他仔细打量了我许久,巴特写的。” 抓住“打量许久沉思”体会 巴罗先生看了那么久在想什么呢?体会巴罗的良苦用心 小结:这回我们再来说说巴罗先生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再读27自然段,用心感受巴罗的良苦用心。 5、学习(8、9)自然段,抓关键词体会,巴罗的这种良苦用心,效果怎样? “那天一回家我捧着它读了个通宵。” 通宵,一整夜 “一星期后一本好书。” 体会激动 微笑笑什么? 6、我迷上了读书,我爱

9、上了书,同学们设想一下,他在什么情况下读书? _时,我在读书。 _时,我在读书。 7、现在,同学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巴罗先生让我读书是付给我最高的报酬呢? 8、齐读“35年后的今天” 板书设计 (最高)报酬 让我读书 (改变命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一、教学任务分析 好汉查理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文章。写的是一位名叫查理的孩子调皮、爱搞恶作剧、没有人喜欢,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杰西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过程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立志成为一位真正的好汉。故事温馨,语言真切,很有感染力。 文中查理和杰西两个人物形象真实,查理调皮善良,喜欢帮助

10、别人,言行举止很有“好汉”的做派。他非常珍视别人对他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杰西虽然是残疾人,但心态健康,对查理真诚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 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在对话、行为中感受查理和杰西的思想感情,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进而体会理解与信任也是一种爱,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学情分析 略读课文,学生在二年级已有接触,加上本册教材前七个单元都曾学习过,估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但肯定不扎实。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师要巧妙地发挥“导”的作用。另外,这是本册最后一篇课文,学生也许还没学习第八单元的其它课文,对单元主题“献出我们的爱”缺乏感性的积累和理性的思考,在教学中

11、老师要尽量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抓住语言文字,引领学生感悟查理与杰西之间的温馨与快乐,进一步挖掘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 三、学习目标 1、自读自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丰富“爱”的含义,受到“爱”的感染与熏陶。 四、设计理念 1、凸显略读课文特点。 (1)实现与精读课文的整合。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 (2)在方法上,提倡自读自悟,提高阅读能力。导语提示语,抓住主要问题阅读课文,组织学生读书、感悟、交流,明白查理前后行为的变化,探究变化的原因,从中悟出友好、尊重、理解

12、、鼓励等美好的品质带给人的精神力量,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人文关怀。拓展相关阅读,加强积累,内化认识,强化情感提升。 (3)在要求上,不求字斟句酌,突出阅读重点。充分初读之后,学生最大 大范围参与交流,相互补充,相互碰撞,提升主题。朗读的重点则放在几处人物的语言上。 2、充分利用文本。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文本是师生活动的载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利用导语导读,插图辅助理解,借助人物语言感悟,既快捷方便,又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对农村学校实际困难的考虑。 五、教学准备:相关 谚语、词卡、课文插图投影片等 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朋友

13、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重点:理解查理变化的原因。 难点:从杰西的话中体会杰西对查理的尊重和信任。 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揭题读题 明确学习目标 (1)请同学们做端正,睁大眼睛看老师写 师板(好汉)齐读一次,提问: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好汉?(行侠仗义 爱帮助的人) (2)从古自今,人们对好汉的理解各不相同。我们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齐读(课件出示) 谚语: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以“祖国河山”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四篇课文以多样化的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14、。本次习作内容紧紧围绕本单元训练专题,以“这儿真美”为主题,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美景。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并且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在介绍美景时能按照一定顺序,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尽可能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并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教学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一处景物,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重点)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

15、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美景;准备身边美景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身边的优美风景图片,请学生谈一谈感受。 2过渡: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围绕要求,确定内容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要求。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想把身边的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 出示交流提示: (1)可以介绍

16、公园、田野、果园、小河、校园等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 (2)按顺序介绍身边的美景,说一说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带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美景进行补充或提问。 3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有相关照片的同学可以把照片拿出来请大家欣赏。 4指名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处美景带给自己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本单元伊始,就开始布置观察美景的任务,让学生逐级完善自己的观察所得。通过此时的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了解要介绍的美景,更开阔了习作思路,为下一步落笔行文打下

17、了基础。 三、读写结合,指导习作 过渡:景物特点和观察方法不同,写作的顺序也会不同。本组课文中的几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视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鲜明特色,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1“忆”顺序。 (1)回顾课文,说说本组中的四篇课文都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预设: 古诗三首中分别按小船行进的顺序,按一天中天气变化晴天和雨天的顺序,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描述;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海滨小城整篇课文是按“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总分”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或“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 (2)小结:习作时安排好表达

18、顺序,可以使内容有条理,联系更紧密。常用的顺序有: 方位顺序。以景物的远近、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时间顺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顺序写景。 2抓住景物特点。 (1)出示课文海滨小城例段: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2)说一说这几句话是抓住了榕树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榕树的大、枝叶茂盛) (3)小结:只有抓住特点,描写的景物才能活灵活现。 3围绕一个意思写。 (1)出示课文范例: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19、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2)指名说一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围绕中心句来进行描写的方法。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4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1)出示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2)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了景

20、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珊瑚的多种多样,写出了大龙虾的神气威武。) (3)小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所见的景物与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更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5结尾抒发情感,表达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回顾课文中的优秀片段,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介绍,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表达更具体、生动。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写法,高效地完成本次习作。 四、动笔成文,互评互改 1过渡:根据刚才讲解的思路和写法,相信同学们在头脑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之前写的美景围绕一个意思,再用上积累的词语

21、,写得更完美吧! 2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指导,着重从“是不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是否用上了积累的词语”“是否改正了错别字”三方面指导点评。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学生完稿之后,挑选35名学生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5学生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既可以检查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的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为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带来帮助。 范文引路 美丽的小河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我喜欢它四季美丽的景色。在每个季节里,小河岸边都留下了我快乐的身影。 春天悄

22、悄地来了,河面的冰融化了。小河对岸,柳树的枝条长出了小芽,粉红色的桃花也从枝头探出了小脑袋,它们争先恐后地在河面上留下了自己的倒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轻盈地掠过河面。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到铺满嫩草的河边嬉戏,参加鲜花的盛会。玩累了,我就顺势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象未来 夏天到了,小河的两岸早已是绿树成荫。这时的我和小伙伴是最开心的,我们一会儿玩水,溅起朵朵水花;一会儿捉小鱼、小虾妈妈来洗衣服了,我们便帮着晾晒直到日落,河面送来凉爽的微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秋天来了,小河里的鱼虾变肥了。每到这时,爸爸就会领着我去小河里捉鱼虾。爸爸可真厉害,不需要多长时间,他就能抓到几条大鱼和许多小虾

23、。夕阳西下,我俩提着满满一篮子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冬天的时候,小河也并不孤单。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和小伙伴们结伴去滑冰。冰车在冰面上飞驰,就连大人们也忍不住来参加。冬天的小河热闹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小河,喜欢它的一年四季,是它陪伴着我慢慢地长大。 行文写法赏析 开头点明要写的景物及其特点,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25自然段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小河景色的不同特点,而且都用一句话来引领,醒目又清晰。 将鲜花盛开的场景称为“盛会”,比喻贴切,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满满”说明小作者和爸爸收获不小,用词准确。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总评:1.习作通过对小河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描写

24、,体现出了小河景色的不同特点,也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小作者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2.小作者还能通过侧面描写,来表达自己和小伙伴们对这个小天地的喜爱之情,如,“直到日落,河面送来凉爽的微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教学反思 课堂伊始,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几处美景,有学校的小花园、公园里的美景等,学生兴趣盎然。同时,请学生课前准备了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的照片,学生介绍美景的兴趣较为浓厚。在指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时,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进行介绍,同时,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去写。鼓励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在习作中巧妙使用修辞方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

25、教案6 学习目标: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