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业优质文档下载与分享平台
欢迎来到万可派!
帮助中心

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上传人:babyb****1888 IP属地:青岛 文档编号:5472631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本文描述:

《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由青岛网友“babybule61888”于2022年11月22日分享,文档编号为5472631,全文共计10页,更多相关《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珍藏版)》请在万可派上搜索。

1、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全力培育产业高端转型新动能,促进智能终端产业带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以品牌塑造强动能。突出品牌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品牌的影响力,实现外延式发展。加大对新品牌的培育扶持力度,打造代表“制造”水平、家喻户晓的智能终端品牌。以体系构建优动能。抓住智能终端互联互通、高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构建更有韧性的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促进跨领域融通。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优化供给模式和发展动能。以创新引领新动能。充分发挥在上游核心环节和研发设计能力方面的优势,汇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引

2、领智能终端产业发展。以市场牵引主动能。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场景为切入点,瞄准新市场、新业态、新服务、新需求,打造市场接受度高、市场空间大、市场竞争力强的智能终端产品。(二)主要目标(一)智能网联汽车1.消费终端爆款打造行动。支持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紧抓新一代消费者需求趋势,集聚前沿尖端技术,将智能网联汽车打造为新型智能终端产品,提升消费者驾乘体验。打造集安全出行、智慧生活、移动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终端,提升智能驾驶水平。实现语音交互、远程控制等功能,推动车辆与智能终端在车内无缝接入、在车外互联互通。依托即时通讯和虚拟现实功能,实现远程移动办公。推动品

3、牌策划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塑造具有标识度的品牌。创新宣传渠道,利用新媒介实现终端直连用户,联动新媒体开展跨界传播。优化品牌运营,建设具有标识度的体验和交付中心,举办用户深度参与的活动,增强品牌吸引力和认同感。2.商用终端加速落地行动。紧扣商业化应用需求,明确各场景下低速功能型无人终端的产品定义和技术要求,加快培育配送、清扫、转运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支持打造无人出租车、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智能网联商用终端,推动自动驾驶等智能化系统加快向车规级、量产化靠拢。加快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典型测试与应用场景,推动测试道路向区域化联通。支持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和城市智慧车列等应用;推动智能

4、重卡加快商业化落地,推动从“减人化”向“无人化”运行方式转变;加快智能公交落地,在特定区域推广无人接驳、无人环卫等应用。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化”和商业化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按照从易到难、从普通道路到高快速路、从测试示范到商业运营的分级路径,根据不同场景明确各类终端的管理措施。加强联网通信终端进网许可和身份管理,探索新型售后、保险和回收等规定,推进智能网联商用终端加速落地。3.车联网培育行动。围绕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核心系统,构建新型产业链体系。推动智能驾驶系统迭代升级,培育全栈解决方案提供商,扩大智能驾驶覆盖场景;加强智能网联系统研发,开展车路协同技术落地验证,加快推动车联网在量产车型

5、的搭载应用;加快智能座舱集成研发,推动座舱与内容提供商融合发展,打造一体化的智能座舱。大力发展终端部件,重点攻关激光雷达、中央域控制器等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核心零部件,加快实施产业化配套;推动车载计算平台和人工智能芯片的规模化应用;提高线控驱动和制动集成水平,加快形成规模化控制器量产能力。围绕智能网联协同需求,布设一批具备环境状态检测、交通参与者识别、交通流量监控等功能的新型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建成一批智慧交通示范道路;开展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应用试点,推动企业建设5G车联网通信环境。4.协同产业生态建设行动。基于整车集成和软件平台的纽带,推动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社交平台等开展合作,带动集成电

6、路、软件、通信等产业协同发展,培育智慧出行、数据服务等新业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终端与智慧旅游、智慧商务等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定位互补、要素集聚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搭建产业交流、合作与展示平台,举办终端产品发布、应用启动等活动,促进人才与产业集聚。5.数字工具终端赋能行动。构建贯通用户个性化定制、研发、生产、交付、维护、回收的面向产品的数字一体化平台,激发用户参与产品个性化定制,推动线上营销与线下体验中心协同联动。加快建立数字化出行服务平台,打通整车终端与应用场景数据互联,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整车终端智能制造为牵引,加快“一厂一案”智能工厂建设,力争实现整车企业100%达到智能工厂的水平。推进

7、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终端生产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广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孪生技术在终端研发、制造、集成等环节的应用。加强终端制造企业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带动终端产业同步提升智能制造能级,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互通,实现终端产品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转变。6.龙头企业打造行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大对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总部经济集聚优势,投放最新终端产品,落地大型应用项目,加快扩大研发团队和应用规模,带动智能网联汽车系统集成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培育。推动传统企业转型,支持传统车企加快智能化战略转型,打响自主品牌,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板块独立运作,构建新型供应

8、体系和营销网络。推动传统零部件企业提升智能系统、部件研发制造能力,适时投资或并购创新型新兴企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自主技术水平。大力吸引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公司在布局,探索与整车企业合作生产,鼓励与营运主体合作应用。重点扶持细分市场优秀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专项政策支持,引导创新要素和各类社会资本关注,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科创板上市。(二)智能机器人7.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围绕运动、感知、控制三大系统,组织核心部件攻关项目,突破高性能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硬件系统,攻关云端大脑、知识引擎、自主学习、人机交互等软件技术。瞄准智能云端系统、芯片、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抢占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8.提升工业

9、智能化水平。支持工业机器人品牌发展壮大,发展应用于加工、装配、焊接、打磨等场景的高精度工业机器人,突破具备柔性交互特征的6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与自适应机器人技术,全面覆盖汽车、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行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助力经济数字化转型。9.拓展服务应用场景。聚焦清洁、医疗、配送、生活等重点方向,加速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培育系统集成商,推广“服务租赁+系统集成”商业模式。围绕医疗、清洁、康复等领域,发布标杆示范场景目录与体验手册,开展供需对接。10.优化行业标准生态。发挥第三方机构和行业组织力量,联合企业开展标准制定。举办服务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建设市智能机器人展示中心。促进

10、产业链协同,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协同创新生态。(三)虚拟现实交互终端11.提升虚拟现实硬件成熟度。围绕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综合提升终端功耗、便携程度、计算能力等指标,推进近眼显示屏、感知交互设备、开发工具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12.推进产业应用生态创新。积极推进虚拟现实交互终端在游戏娱乐、互动社交、教育培训、工业检测、远程医疗等场景的应用,鼓励企业强化“虚拟现实+”赋能能力,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打造内容制作与分发平台,进一步丰富内容,带动终端需求。(四)智能家居终端13.丰富家居单品供给。支持企业围绕智能家电领域,发展智能音箱

11、、智能厨电等产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围绕智能安防领域,发展智能门锁等产品,满足居家安全需要;围绕智能照明领域,发展智能灯泡等产品,提高居住舒适度。14.打造终端融合生态。鼓励企业与成熟平台开展生态合作,探索建立统一平台体系和认证模式,实现互联互通、相互调用,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场景智能服务。(五)智能穿戴终端15.发展“银发经济”穿戴产品。支持企业围绕居家养老需求,发展适老化智能穿戴设备,支持一键呼叫、一键挂号、一键叫车等适老应用;围绕社区养老需求,发展医疗级穿戴设备以及适老化智能运动器械;围绕机构养老需求,发展适用于日常看护的智能穿戴设备。16.发展“健康经济”穿戴产品。支持企业围绕跑步、骑

12、行、健身等各类运动需求,发展多样化、便携度高的智能穿戴产品,重点推进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运动相机、智能服饰、运动腰带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六)信创终端17.推动信创产品突破发展。依托中央处理器(CPU)优势,支持企业面向金融、医疗等领域,重点发展应用于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服务器及个人电脑产品,打造市场接受度高、品牌竞争力强、性能指标优的产品体系。(七)软硬件基础支撑体系18.提升核心芯片支撑能力。加快手机处理器芯片、高性能中央处理器(CPU)芯片、车规级微控制单位(MCU)芯片等高端芯片技术突破,提升先进工艺和特色工艺晶圆制造能力。19.提升关键部件技术能力。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三电”“

13、三智”等核心部件突破,发展5G通信模组、光学模组等部件,加快微型有机发光显示、微型发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应用,推进生物体征、环境感知、图像获取等智能传感器发展。20.加快布局基础软件。推进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发展。聚焦指令集、内核架构等关键技术提升产品能级。积极推进云原生、多源异构数据处理等前沿技术攻关。21.加快布局行业软件。发展面向汽车、工控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实现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辅助分析(CAE)、辅助制造(CAM)等关键环节突破。强化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形成面向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层架构的行业软件新供给。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建立本市智能终

14、端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成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专班。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全市智能终端产业的统筹推进和规划布局,市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各区政府结合区域特点,保障项目实施要素供给,形成市、区合力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二)强化资金支持统筹利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等专项资金,聚焦支持优质项目、重点技术、重要平台、应用示范等领域。引导各类政府基金和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三)完善法规标准加快推动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化、商业化落地等领域探索制定新区法规,明确相关程序、路径、监管和责

15、任。聚焦关键技术,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并推动在互证互认,为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先行先试经验,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内予以复制推广。(四)建设人才队伍面向全球吸引领军人才,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针对智能终端综合集成、软硬融合的特点,鼓励高校、企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育。按照规定实施人才奖励,打造创新创业、安居乐业、蓬勃兴业的智能终端人才高地。(五)营造发展环境支持有条件的区设立智能终端产业园,保障发展空间需求。定期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和论坛,搭建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加强区域内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互联互通互补。(六)促进消费需求借助城市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强各领域对智能终端的应用。加大政府采购对智能终端的支持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带头使用智能终端产品,在商业中心建设体验店,激发消费需求潜力,形成以应用促终端、以体验促终端的发展局面。(七)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全市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平台,统筹建立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态势监测系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网络数据安全等评估能力和测试场地建设,探索数据跨境传输。加强智能终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推动提升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能力,切实保障用户隐私。

展开阅读全文
收起
展开